Search

【#黃哲翰🇩🇪:德意志媽咪的大缺點?】
   
我們不能忘記,梅克爾執政之所以能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#黃哲翰🇩🇪:德意志媽咪的大缺點?】
   
我們不能忘記,梅克爾執政之所以能對德國政治產生類似「安樂死」的副作用,前提是她的危機處理能力極強:這16年來,媽咪大抵上確實都把德國人照顧得好好的——特別是在這危機空前頻繁、一波比一波更嚴重、令人震撼崩潰的16年——因此梅克爾將來的歷史定位,很可能就是「#危機總理」,畢竟其遭遇的每一場危機都是棘手的跨國危機。
.
只是,梅克爾一貫在細節上務實、精於談判,但缺乏整體的大戰略,面對大型跨國危機時,其政治風格的缺陷也就更加突顯——她就像一位技術老練但被動的程式除錯員,能不厭其煩地接下任務、修復層出不窮的bug(甚至有點樂在其中),但並不會考慮整個改寫程式的架構,「危機在她的手上雖不致惡化,但也都只能治標而無法治本。」
.
也正因如此,儘管梅克爾在遭遇某些危機之初亦不無理想的擘劃,但在處置問題的過程中卻往往又妥協轉彎、虎頭蛇尾,最後僅安於對現狀的維持。套用一句她為自己做的辯解:「政治是做可行的事。」(Politik ist das, was möglich ist.)而批評者則將之稱作「鎮靜劑的政治」(Politik als Sedativum)...
.
.
(#梅克爾的政治故事三部曲之三)
.
#德國 #Merkel #柏林 #選舉 #梅克爾 #歐盟


Tags:

About author
《轉角國際》將「國際事件」解構成點、線、面,三種衡量向度:「點」,是傳統想像中的「國際新聞」,回應彼地所發生的種種即時大事;「線」則延伸於點,藉由新聞來解讀宏觀的世界局象;「面」,才是所謂的「國際觀」,除了掌握訊息脈動外,對於我們身處的世界,也能具備獨立思考、提出自我觀點的能力。 點、線、面,三者串連,《轉角國際》期望能拉起那條「線」—在新聞之後,拉起脈絡;在趨勢之前,集結觀點。 比起展示「國際觀的高度」,我們更希望《轉角》的轉動能「碾平」眼下國際報導的種種資訊門檻,與讀者們一同尋找那塊屬於自己的「國際視角」——至少至少,我們端出來的不會是冷門毒藥。 這裡是udn,我們是《轉角國際》。
作一扇看懂世界的窗。
View all posts